|
立杆式水质监测岸边站作为户外水质实时监测的重要载体,集成了采样系统、分析仪器、数据传输模块及供电设备等硬件,长期暴露于复杂户外环境,易受气候、水质、外力等因素影响引发故障。预防硬件故障需遵循 “主动防护、定期巡检、环境适配” 的原则,从安装规范、日常维护、环境调控、应急保障四方面构建防护体系,降低故障风险。 规范硬件安装是预防故障的基础,需保障各部件安装牢固且适配环境。首先,立杆主体安装需符合承重与抗风要求,采用混凝土浇筑固定基础,确保立杆垂直度偏差不超过规范范围,避免因基础松动导致立杆倾斜,进而损坏顶端的监测设备;采样管路与线缆敷设需避开尖锐物体与强腐蚀区域,管路接口采用密封性能良好的连接件,线缆穿管保护并做好防水处理,防止雨水渗入或线缆磨损引发短路;分析仪器与数据传输模块需固定在立杆配套的防护箱内,防护箱需具备防水、防尘、防晒功能,箱内安装减震垫,减少户外震动对精密仪器的影响,同时确保仪器散热通风口通畅,避免高温环境导致部件过热。 日常定期巡检是及时发现隐患的关键,需制定标准化巡检流程。每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查看硬件运行状态,重点关注采样泵工作电流、仪器检测数据稳定性、供电电压等参数,若发现参数异常及时现场排查;每周进行一次现场巡检,清理防护箱内外灰尘与杂物,检查采样管路是否堵塞或泄漏,用专用工具紧固松动的部件(如立杆连接件、仪器固定螺丝),同时测试数据传输模块的信号强度,确保通讯稳定;每月对关键硬件进行深度检查,包括清洗采样过滤器与仪器检测池,校准分析仪器精度,检查供电系统(如太阳能板、蓄电池)的性能,测量蓄电池容量与充电效率,及时更换老化的线缆或密封件。 环境适配性防护可减少外部环境对硬件的损害。针对气候因素,在高温地区需为防护箱加装遮阳棚或散热风扇,低温地区则配备保温加热装置,避免极端温度导致仪器部件损坏或电解液凝固;降雨频繁区域需强化防护箱防水措施,在立杆底部设置排水槽,防止雨水淤积浸泡设备基础;若监测区域水质含高悬浮物或腐蚀性物质,需在采样管路前端加装多级过滤装置,定期更换滤膜,同时选用耐腐蚀材质的管路与采样探头,减少水质对硬件的侵蚀;此外,需在立杆周边设置防护栏或警示标识,防止人为碰撞或动物破坏硬件设备。 应急防护机制可降低突发情况引发的故障风险。配备备用硬件设备(如采样泵、蓄电池、数据传输模块),并建立备用设备快速更换流程,确保突发故障时能及时替换;供电系统采用 “市电 + 太阳能” 双回路供电,同时配备 UPS 应急电源,避免断电导致仪器数据丢失或硬件损坏;建立故障应急预案,明确不同类型硬件故障的处理流程与责任人,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升快速响应能力;此外,定期备份监测数据,防止硬件故障导致数据丢失,保障监测工作的连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