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浊度检测仪的清洁与校准是保障其检测精度和使用寿命的关键,需建立标准化流程,覆盖核心部件清洁与关键参数校准,避免因污染或参数漂移导致数据偏差。 一、全部件清洁流程 (一)电极清洁 电极是检测核心,需每周至少清洁 1 次。先关闭仪器采样泵,断开电极与主机连接,用无浊度纯水冲洗电极表面,去除附着的悬浮物;若存在顽固污渍(如黏性杂质),用软质海绵蘸取专用中性清洁液(避免腐蚀电极膜)轻轻擦拭,再用纯水冲洗 3-5 次;清洁后用无尘纸巾吸干电极表面水分,检查电极膜是否完好(无划痕、破损),确认无误后重新连接主机,静置 10 分钟待电极稳定。 (二)采样管路清洁 管路清洁需每两周 1 次,与反冲系统配合进行。先启动仪器自带的在线反冲功能,用高压清水反向冲洗管路 30-60 秒,清除管壁附着杂质;若反冲后管路仍有堵塞迹象(如流量下降),需拆卸管路,用专用通管器(软质尼龙材质)疏通内壁,再用 5% 的稀盐酸溶液浸泡管路 1 小时(去除水垢等无机杂质),最后用纯水冲洗至中性,晾干后重新安装,确保管路接口密封无泄漏。 (三)光学部件清洁 光学系统(光源、检测器)每月清洁 1 次。关闭仪器电源,打开光学模块护盖,用无尘软布蘸取无水乙醇轻轻擦拭光源窗口和检测器接收端,去除灰尘、指纹等污染物;若存在油污,可先用脱脂棉蘸取少量乙醚擦拭,再用乙醇二次清洁;清洁后检查光学部件密封性,盖紧护盖,避免灰尘再次进入。 二、规范校准流程 (一)零点校准 零点校准需每日开机后或每 24 小时进行 1 次。准备无浊度纯水(符合 GB/T 6682 一级水标准),将采样管路接入纯水瓶,启动仪器 “零点校准” 模式;仪器自动抽取纯水进入检测腔,待读数稳定后,系统会自动将当前信号值设定为 “浊度 0 单位”;校准完成后,查看仪器显示的零点偏差(应≤±0.1 NTU),若偏差超标,重复校准 1 次,仍异常则排查电极清洁度或纯水纯度。 (二)跨度校准 跨度校准每 1-3 个月进行 1 次,或在检测数据出现明显偏差时启动。选择与仪器量程匹配的标准浊度溶液(如 50 NTU、200 NTU 福尔马肼标准溶液),确保溶液在有效期内且摇匀;将采样管路切换至标准溶液瓶,启动 “跨度校准” 模式,仪器抽取标准溶液进入检测腔,待读数稳定后,系统自动调整信号放大系数,使检测值与标准溶液浓度一致;校准后需进行验证,抽取另一浓度的标准溶液(如量程中间值)检测,若偏差≤±2%,则校准合格,否则重新校准并检查标准溶液浓度是否准确。 三、清洁与校准注意事项 清洁时需避免使用腐蚀性试剂(如强酸、强碱),防止损坏电极膜、管路或光学部件;校准前需确保仪器处于稳定环境(温度 15-30℃、湿度≤85%),避免电磁干扰;每次清洁和校准后,需记录操作时间、所用试剂、校准结果等信息,建立档案;若清洁或校准后仪器仍存在数据异常,需联系售后排查硬件故障(如电极老化、光源衰减),不可强行调整参数。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清洁与校准流程,可有效维持在线浊度检测仪的性能稳定,确保其长期输出准确、可靠的浊度监测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