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浮标水质监测站长期漂浮于水体中,受水流冲击、生物附着、环境侵蚀等因素影响,易出现设备故障、数据异常等问题。季度巡检需全面排查隐患,保障监测站持续稳定运行,具体巡检内容如下。 
一、浮标主体结构巡检 浮体与锚定系统检查:观察浮体外观是否存在破损、变形、渗漏,若发现裂缝或孔洞,需及时修补并检查密封性;检查锚链、锚碇的牢固性,查看锚链是否有锈蚀、磨损或断裂迹象,锚碇是否移位、沉降,必要时调整锚链长度,确保浮标在水流作用下不偏离监测点位;清理浮体表面附着的水藻、贝类等生物,避免生物附着增加浮体负荷或堵塞设备接口。 防护与标识检查:检查浮标外部防护涂层是否脱落、褪色,若涂层损坏,需重新涂刷防腐涂料,增强浮体抗腐蚀能力;查看警示标识、监测点位标识是否清晰、完整,若标识模糊或脱落,及时更换新标识,避免船只碰撞或人员误操作;检查浮标上的防护栏、平台等结构是否稳固,防止巡检人员作业时发生安全事故。 二、水质监测设备巡检 传感器状态检查:逐一检查浮标搭载的水质传感器(如 pH、溶解氧、氨氮、浊度传感器),观察传感器探头是否清洁,有无生物附着、污垢沉积或损坏,若有污染需用专用清洁液清洗,损坏则及时更换;检查传感器线缆连接是否牢固,线缆绝缘层是否老化、破损,避免因线缆问题导致信号传输中断;测试传感器响应性能,通过校准液验证传感器检测精度,若偏差超出允许范围,进行现场校准或返厂维修。 检测单元与管路检查:检查在线检测单元(如试剂储存罐、反应池、检测池)的密封性,查看是否有试剂渗漏、管路堵塞,若发现渗漏需更换密封件,堵塞则用专用清洗剂冲洗管路;检查试剂余量,若剩余量不足,补充符合规格的新鲜试剂,并记录试剂更换时间与批次;清理检测池内的残留试剂或杂质,确保检测光路通畅,避免影响检测结果。 三、供电系统巡检 太阳能供电组件检查:清洁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灰尘、污垢、生物附着,确保光电转换效率;检查电池板支架是否牢固,有无变形或锈蚀,接线端子是否松动、氧化,若有问题及时紧固或更换;测试太阳能控制器工作状态,查看充电电流、电压是否正常,确认控制器能有效调节充电过程,避免蓄电池过充或过放。 蓄电池与备用电源检查:检测蓄电池的电压、容量,判断蓄电池是否存在亏电、鼓包、漏液等问题,若容量衰减严重或出现故障,及时更换同型号蓄电池;检查备用电源(如应急电池组)的状态,确保备用电源电量充足,能在太阳能供电中断时正常切换,保障监测设备持续运行;清理电池舱内的灰尘、湿气,保持舱内干燥,防止蓄电池受潮损坏。 四、数据传输与控制系统巡检 数据传输模块检查:检查无线通信模块(如 4G/5G、卫星通信模块)的信号强度与连接稳定性,测试数据上传速率与完整性,若信号弱或传输中断,调整天线位置或排查网络故障;查看数据传输日志,确认监测数据是否实时、准确上传至后台平台,有无数据丢失、异常值等情况,若有异常需分析原因并处理。 控制系统与软件检查:检查浮标控制器的运行状态,查看是否有故障报警、参数异常,若有报警需按提示排查问题;更新控制器软件至最新版本,修复软件漏洞,确保系统运行流畅;备份控制器内存储的历史监测数据,防止数据丢失,同时清理冗余数据,优化存储空间。 五、周边环境与安全巡检 周边水体环境检查:观察浮标周边水体是否存在大量漂浮物、油污或异味,记录水体颜色、透明度变化,若发现异常污染情况,及时上报相关部门;检查监测点位周边是否有施工、养殖等可能影响监测结果的活动,评估对监测数据的干扰程度,必要时调整监测方案。 安全隐患排查:排查浮标周边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船只频繁通行、非法捕捞设备等,若有风险需设置额外警示标识或协调相关部门处理;检查巡检作业所需的安全设备(如救生衣、救生圈、通讯设备)是否完好、可用,确保巡检人员作业安全。 通过上述季度巡检内容,可全面掌握河道浮标水质监测站的运行状态,及时排查并解决潜在问题,保障监测站长期稳定运行,为河道水质监测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