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盐度水样因含盐量高,会改变水体渗透压与试剂反应环境,易导致便携溶解氧检测仪检测结果偏差。需通过设备适配、水样处理与操作优化,消除盐度干扰,确保检测精度,具体方法如下。 一、检测前:设备适配与水样预处理 设备与试剂选择:优先选用标注 “适用于高盐度水体” 的便携溶解氧检测仪,其试剂配方经过优化,能减少盐离子对显色反应的抑制;若使用常规检测仪,需更换高盐度专用检测试剂,避免普通试剂与盐离子发生非特异性反应,导致显色异常。同时检查仪器是否具备盐度校正功能,若有则提前熟悉校正操作流程,为后续结果校正做准备。 水样采集与预处理:采集高盐度水样时,需使用洁净、干燥的采样瓶,避免采样过程中引入淡水或杂质,影响水样实际盐度;采样后尽快检测,减少水样与空气接触时间,防止溶解氧因温度、气压变化逃逸或吸附。若水样含悬浮物、藻类等杂质,需通过过滤处理,去除杂质,避免其附着在检测池壁或与试剂反应,干扰显色观察与光信号检测。 盐度值测定:检测溶解氧前,需用盐度计测定水样盐度值并记录,若仪器支持盐度校正,需将测定的盐度值输入仪器,为后续自动校正溶解氧检测结果提供数据依据;若仪器无自动校正功能,需提前准备高盐度溶解氧校正对照表,便于手动计算校正后的实际溶解氧浓度。 二、检测中:操作优化与反应控制 试剂添加与混匀:按检测仪说明书要求,向预处理后的水样中精准添加高盐度专用试剂,严格控制试剂添加量与顺序,避免因试剂过量或顺序错误导致反应失衡;添加试剂后,轻轻振荡检测池,确保试剂与水样充分混合,振荡时间需比检测普通水样适当延长,确保盐离子与试剂充分适应,反应完全;振荡过程中避免产生大量气泡,防止气泡吸附溶解氧,导致检测值偏低。 反应温度与时间控制:高盐度水样的比热容与普通水样不同,反应温度对显色速度影响更显著,需将水样与试剂的反应温度控制在检测仪规定的最佳范围(通常为 15-25℃);若环境温度过低,可将检测池置于恒温装置中(如恒温箱、温水浴),加快反应速率,确保显色充分;若温度过高,需置于阴凉处降温,避免试剂因高温分解。同时严格遵循规定的反应时间,不可提前或延迟判读,确保不同盐度水样的反应条件一致。 检测池清洁与防护:检测前用少量高盐度水样润洗检测池 2-3 次,去除检测池内残留的淡水或杂质,避免稀释水样或引入干扰;检测过程中保持检测池清洁,若不慎污染,需用去离子水彻底清洗后重新润洗、检测;检测完成后立即用去离子水冲洗检测池,清除残留的高盐度水样与试剂,防止盐离子结晶附着在检测池壁,影响后续检测精度。 三、检测后:结果校正与验证 结果校正计算:若仪器具备自动盐度校正功能,检测完成后直接读取校正后的溶解氧浓度值;若需手动校正,根据测得的盐度值与对应的校正系数(参考高盐度溶解氧校正对照表),按 “校正后溶解氧浓度 = 检测值 × 校正系数” 计算实际浓度,确保结果准确反映高盐度水样的真实溶解氧水平。 平行样与质控样验证:对同一份高盐度水样进行 2-3 次平行检测,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确保 RSD≤5%,验证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同时取高盐度溶解氧质控样进行检测,对比检测值与质控样标准值的相对误差,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通常≤10%),验证检测方法的准确性。若平行样偏差过大或质控样验证不通过,需重新检查试剂有效性、盐度测定准确性与操作步骤,排除问题后再次检测。 四、注意事项 检测高盐度水样后,需彻底清洗检测仪的检测池、取样器等部件,防止盐离子残留腐蚀设备; 高盐度水样可能具有一定腐蚀性,操作时需佩戴手套,若水样接触皮肤,需及时用清水冲洗; 若检测结果异常(如明显高于或低于预期),需重新测定盐度值与溶解氧,排查是否因盐度测定错误或操作失误导致,确保数据可靠。 通过上述方法,可有效消除高盐度对便携溶解氧检测仪的干扰,确保检测流程规范、结果准确,为高盐度水体(如海水、盐湖、高盐工业废水)的溶解氧监测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