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COD检测仪是通过特定电极体系捕捉水样中化学需氧量(COD)相关的电化学信号,经信号处理与数据换算实现 COD 值实时监测的设备,其核心原理围绕 “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与 “信号定量转换” 展开,无需依赖传统滴定或分光光度法的试剂显色过程,具备响应速度快、可连续监测的优势,整体工作流程可分为水样预处理、电极反应、信号采集与数据计算四个核心阶段。 
水样预处理阶段是保障检测准确性的基础,主要作用是消除水样中干扰物质对电极检测的影响。检测仪会先通过采样系统抽取待监测水样,随后进入预处理单元:第一步过滤去除水样中的悬浮颗粒物(通常采用 5-10μm 孔径的滤膜),防止颗粒物附着在电极表面阻碍反应;第二步调节水样 pH 值,通过自动加酸或加碱模块将水样 pH 稳定在电极适宜的反应范围(多数电极需 pH 控制在 2-4 或 7-9,具体依电极类型而定),避免极端 pH 破坏电极敏感膜结构;部分设备还会增设温度控制模块,将水样温度恒定在 25℃±2℃,消除温度波动对电化学反应速率的干扰,确保后续电极反应条件稳定一致。 电极反应阶段是实现 COD 检测的核心,通过工作电极与辅助电极组成的电极体系完成氧化还原反应。检测仪的检测池中通常包含工作电极(如铂电极、玻碳电极)、辅助电极(如铂丝电极)与参比电极(如饱和甘汞电极、银 - 氯化银电极):工作电极表面会发生水样中还原性物质(即 COD 贡献物质)的氧化反应,还原性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为高价态;辅助电极则发生对应的还原反应,接收工作电极传递的电子,形成稳定的电流回路;参比电极则提供稳定的标准电位,确保工作电极电位始终处于设定的氧化电位区间,避免电位漂移导致反应失控。整个电极反应过程中,水样中还原性物质的总量与电极回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荷量)呈正比关系,这是 COD 定量检测的核心依据。 信号采集与数据计算阶段负责将电化学信号转化为直观的 COD 数值。首先,仪器的信号采集模块会实时捕捉电极回路中的电流信号(通常为微安级),并将其转换为可处理的电信号;随后,信号放大单元对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过滤背景噪声,确保信号稳定性;数据处理单元则依据预先建立的 “电流 - COD 浓度” 标准曲线(通过已知浓度的 COD 标准溶液校准获得),将放大后的电流信号换算为对应的 COD 浓度值;最后,计算结果通过显示屏实时显示,同时可通过通讯接口(如 RS485、4G)传输至上位机系统,实现数据存储、趋势分析与异常报警,完成整个在线监测流程的闭环。 此外,为保障长期监测精度,仪器会定期自动执行电极活化与校准程序:通过特定电解质溶液对电极表面进行清洁与活化,恢复电极反应活性;同时调用内置的标准溶液进行单点或多点校准,修正电极老化导致的信号偏差,确保 “电流 - COD 浓度” 换算关系始终准确,进一步提升检测数据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