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价铁快速检测测试包由试剂组分(如显色剂、掩蔽剂、缓冲剂)、采样工具及比色卡等组成,试剂易受温湿度、光照、氧气等因素影响而变质,导致检测结果偏差或失效。储存需遵循 “环境可控、包装完好、管理规范” 原则,通过标准化储存措施保障测试包在有效期内性能稳定,满足快速检测的准确性要求,符合实验室或现场检测的质量控制标准。 一、储存环境温湿度控制 温湿度是影响测试包试剂稳定性的核心因素,需严格控制储存环境参数。温度方面,测试包适宜在 10-25℃的阴凉环境中储存,避免高温(如靠近暖气、阳光直射处、炉灶旁)与低温(如冰箱冷冻室、严寒户外)。高温易导致试剂挥发、分解或氧化(二价铁试剂对氧化敏感,高温会加速氧化反应),低温可能使液体试剂结冰胀裂包装,或导致固体试剂吸潮结块。湿度控制需保持在 40%-60% RH,潮湿环境会使固体试剂吸潮变质、液体试剂出现霉变,同时可能导致比色卡受潮褪色,影响结果判读。若储存区域湿度超标,需在储存柜内放置硅胶干燥剂(定期检查,吸潮变色后及时更换),或使用带除湿功能的恒温恒湿储存柜,确保环境湿度稳定在合理范围。 二、光照与氧气隔离要求 二价铁检测试剂多对光敏感,且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储存时需做好光照与氧气隔离。光照防护方面,需将测试包存放在避光容器或避光储存柜中,避免阳光直射或强紫外线照射(如靠近窗户、紫外线消毒灯旁)。阳光中的紫外线会破坏试剂分子结构,导致显色剂失效,出现检测时不显色或显色异常的情况;若测试包内有棕色避光包装的试剂管,需保持包装完好,禁止随意更换为透明容器。氧气隔离方面,未开封的测试包需保持原包装密封完好,避免包装破损导致空气进入;已开封的测试包,需在每次取用后立即密封包装开口(如使用封口夹夹紧铝塑袋、盖紧试剂瓶塞),减少试剂与空气的接触时间,防止二价铁相关试剂被氧化,影响检测灵敏度。 三、包装完整性与存放方式 包装完好是保障测试包不受污染、不泄漏的基础,需规范包装管理与存放方式。包装完整性检查:储存前需确认测试包外包装袋、内部分装试剂的容器(如试剂管、试剂瓶)无破损、无泄漏、无胀袋(或胀瓶)现象,若发现包装破损,需立即隔离,禁止使用;已开封的测试包,需检查各组分包装是否完好,如试剂管密封盖是否松动、采样工具是否清洁无污渍,避免因包装问题导致试剂污染或损耗。存放方式:测试包需直立或平放于整洁、干燥的储存架上,避免堆叠过高(堆叠高度不超过 3 层),防止底层测试包受压变形,损坏内部试剂容器;禁止将测试包与腐蚀性物质(如酸、碱试剂)、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或易挥发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同柜存放,避免试剂间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测试包失效;同时,存放区域需远离火源与热源,防止包装燃烧或试剂受热分解。 四、有效期管理与库存核查 严格的有效期管理与库存核查可避免使用过期测试包,保障检测准确性。有效期标注:需在测试包外包装袋显眼位置标注生产日期、有效期及开封后使用期限(通常开封后 1 个月内用完,具体以说明书为准),禁止使用超过有效期或开封后超期的测试包,即使外观无异常,试剂性能也可能已衰减。库存核查:建立库存台账,记录测试包的购入日期、数量、有效期及领用情况,实行 “先进先出” 的领用原则,优先使用较早购入的测试包;每月进行一次库存核查,清理过期、包装破损或疑似变质的测试包,清理时需按危险废物处理规范(如密封后交由专业机构处置),禁止随意丢弃;同时,核查过程中需检查储存环境温湿度记录,确保储存条件持续符合标准,若发现环境参数异常,需追溯异常时段储存的测试包,评估其性能是否受影响,必要时进行抽样验证。 五、特殊情况处理标准 针对运输储存、临时储存等特殊场景,需制定补充储存标准。运输储存:运输过程中需使用带保温、避光、防挤压的专用包装盒,内垫缓冲材料(如泡沫、气泡膜),避免运输颠簸导致包装破损;夏季高温或冬季低温运输时,需在包装盒内放置冰袋(夏季)或保温棉(冬季),控制运输温度在 10-25℃,运输时间尽量缩短(不超过 48 小时),到达目的地后立即检查包装与试剂状态,确认无异常后按常规标准储存。临时储存:现场检测时若需临时储存未使用的测试包,需放置在便携避光保温箱中,箱内放置干燥剂,避免暴露在现场的高温、潮湿或强光环境中,临时储存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且不得重复多次临时储存,防止试剂性能受累积影响。若临时储存后发现试剂出现颜色变化、结块、分层等现象,需立即停止使用,更换新的测试包进行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