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五日生化测定仪的校准溶液需满足成分精准、稳定性强、适配性高等要求,通过严格控制溶液特性,确保校准过程能准确反映仪器的检测性能,为 BOD 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奠定基础。 一、校准溶液的成分组成需严格遵循标准规范 溶液中需包含已知浓度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作为微生物代谢的底物,其种类需与仪器检测原理匹配,确保能被试剂中的微生物高效利用,产生可量化的生化反应(如溶解氧消耗)。同时,溶液需含有适宜浓度的氮、磷等营养元素,满足微生物代谢需求,避免因营养匮乏影响反应速率,导致校准信号偏低。此外,需添加缓冲物质维持溶液 pH 值在 6.5-7.5 的适宜范围,防止 pH 波动抑制微生物活性,确保反应过程稳定可控。 二、浓度准确性是校准溶液的核心要求 溶液的 BOD 理论值需经精确计算与验证,浓度偏差应控制在 ±2% 以内,低浓度校准点(如 2-10mg/L)的绝对误差不超过 0.5mg/L,高浓度校准点(如 100-500mg/L)的相对误差不超过 5%。浓度梯度设置需覆盖仪器的主要检测范围,至少包含低、中、高三个浓度点,确保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 R²≥0.999)。溶液配制需使用高纯度水(如超纯水)及经标定的标准试剂,避免引入干扰物质,配制过程需严格遵循称量、定容等操作规范,确保浓度精准。 三、稳定性与储存条件需严格控制 校准溶液需在规定条件下储存,低温(2-8℃)避光环境可延长有效期,通常新鲜配制的溶液有效期为 7-14 天,超过期限后需重新配制,防止有机物降解或微生物失活导致浓度变化。储存容器需选用洁净的玻璃或聚乙烯材质,避免吸附溶液中的有机物,容器需密封严密,防止氧气进入影响溶解氧基线,每次使用前需检查溶液是否出现浑浊、沉淀或异味,若存在异常则不可用于校准。 四、适配性要求校准溶液与仪器试剂系统兼容 溶液中的有机物种类需与仪器配套试剂中的微生物群落相匹配,确保微生物能快速适应并代谢底物,避免因底物特异性差异导致反应效率偏低,影响校准精度。对于采用接种液的仪器,校准溶液需与接种液中的微生物来源适配,若接种液来自特定环境(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溶液中的有机物需与该环境中微生物的代谢偏好一致,确保校准反应能真实模拟实际样品的检测过程。 五、校准溶液的物理特性需符合仪器检测要求 溶液需澄清透明,无悬浮物或颗粒物,避免干扰溶解氧电极的检测或影响比色法的吸光度测量。溶液的温度需平衡至仪器的检测温度(通常为 20±1℃),防止温度差异导致溶解氧溶解度变化,影响校准信号的稳定性。对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校准溶液,需在密封状态下进行校准,减少挥发损失对浓度的影响。 通过满足上述要求,BOD五日生化测定仪的校准溶液可确保校准过程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使仪器能准确响应不同浓度的 BOD 值,为水体中生化需氧量的测定提供可靠的量值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