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5666-5555



红外测油仪使用后废液如何处理

时间:2025-08-30 16:12:55   访客:14

红外测油仪通过有机溶剂萃取水样中的油分,结合红外光谱检测实现油浓度定量分析,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废水检测等场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如萃取后含油废液、清洗废液、标准溶液残液)成分复杂,含有机溶剂(如四氯乙烯、四氯化碳)、油类物质及少量化学试剂,若随意排放会污染水体、土壤,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废液处理需遵循 “分类收集、安全预处理、合规处置” 原则,覆盖产生、暂存、处置全流程,确保符合环保法规与安全要求。

一、废液的分类收集:明确来源与特性

首先需按废液来源与成分分类,避免混合反应引发风险或增加处理难度。第一类为萃取后含油废液,是检测核心废液,主要成分是有机溶剂与萃取的油分(如石油类、动植物油),这类废液挥发性强、易燃易爆,且油分难以生物降解,需单独收集于专用密闭容器中,容器外标注 “含油有机废液”“易燃易爆” 标识,禁止混入水分或其他杂质。第二类为清洗废液,包括比色皿、采样瓶的清洗废水,可能含有残留有机溶剂、少量油分及清洗剂(如中性洗涤剂),需收集于另一容器,标注 “清洗废液”,若清洗剂含表面活性剂,需单独记录成分,便于后续预处理。第三类为标准溶液残液,如油标准储备液、空白溶剂残液,成分单一但浓度精准,需按浓度分类收集(如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残液可优先用于仪器校准验证,减少浪费,无法复用的则归入对应有机废液类别,避免与其他废液混合导致成分复杂。

收集容器需符合安全要求:选用耐腐蚀、密封性好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容器容量根据废液产生量确定(通常为 2-20L),避免频繁倾倒;首次使用前需用纯水清洗并晾干,去除残留杂质;每个容器需附带标签,记录废液产生日期、类型、主要成分及产生量,便于追溯与后续处置。同时,收集过程中需控制流速,避免废液飞溅,若有机溶剂泄漏,需用吸附棉快速吸附,吸附后的废弃物按危险废物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二、废液的预处理:降低危害与处置难度

预处理是废液合规处置的关键环节,需根据成分特性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对后续处理工艺的干扰。对于含油有机废液,若油分含量较高(如超过 10%),可先进行油水分离预处理:将废液静置 24-48 小时,利用油与有机溶剂的密度差异,使油分浮于液面或沉于底部,用分液漏斗缓慢分离油分,分离后的油分单独收集,作为废油交由专业机构处置,剩余有机溶剂可根据纯度判断是否复用(如经蒸馏提纯后用于低精度检测),无法复用的则继续按有机废液处理。

对于含表面活性剂的清洗废液,需先破乳处理:若废液呈乳浊状(因表面活性剂导致油水乳化),可加入适量破乳剂(如硫酸铝、氯化铁溶液),调节 pH 至酸性(pH=2-3),搅拌后静置 12 小时,待乳浊液分层后分离油相与水相,油相归入含油废液,水相需检测 COD、油分浓度,若符合排放标准可经稀释后排放,否则需进一步处理。对于含有机溶剂的废液,需控制挥发性:暂存时确保容器完全密闭,存放环境保持通风、低温(不超过 25℃),避免阳光直射,防止有机溶剂挥发形成有毒气体,同时远离火源与强氧化剂,防范燃烧爆炸风险。

此外,预处理过程中需避免二次污染:操作时佩戴耐有机溶剂手套、护目镜,必要时穿戴防毒面具,防止吸入挥发气体或皮肤接触;预处理工具(如分液漏斗、搅拌棒)需专用,使用后用纯水与有机溶剂依次清洗,清洗液归入对应废液类别;若预处理产生沉淀(如破乳后的絮凝物),需过滤分离,沉淀按危险废物单独收集,不可混入废液或随意丢弃。

三、废液的合规处置:遵循环保与安全规范

分类与预处理后的废液需通过合规途径处置,禁止自行排放或倾倒。首选委托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需选择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机构,处置范围涵盖有机废液、废油类危险废物;处置前需签订处置协议,明确废液种类、数量、处置方式及责任,同时提供废液成分清单,便于处置单位制定针对性方案;废液转移时需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联单信息(如产生单位、接收单位、废液类别、数量),确保转移过程可追溯,禁止无资质转移或非法处置。

若实验室产生废液量较少(如每月不足 5L),可依托属地环保部门或行业协会,参与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处置项目,将废液定期送至指定集中点,由专业机构统一转运处置,避免因量少难以单独委托的问题。对于可回收利用的有机溶剂(如纯度较高的四氯乙烯),可联系具备溶剂回收资质的单位,通过蒸馏、精馏等工艺提纯后复用,既降低处置成本,又减少资源浪费,但回收过程需符合环保要求,禁止自行蒸馏导致有机溶剂泄漏。

需特别注意禁止性处置行为:严禁将含油有机废液直接排入下水道、土壤或水体,此类废液中的有机溶剂会破坏水体生态,油分易附着在管道内壁导致堵塞,且难以通过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去除;禁止将不同类别废液混合后随意焚烧,部分有机溶剂焚烧会产生有毒气体(如二噁英),污染大气环境;禁止将废液交由无资质个人或单位处置,避免引发环境污染事件或法律风险。

四、废液处理的记录与安全管理

废液处理全过程需建立完整记录,确保合规性与可追溯性。建立《废液处理台账》,详细记录每次废液的产生日期、类型、数量、预处理措施、转移时间、接收单位及处置结果,台账保存期限不低于 3 年,便于环保部门检查与追溯。定期盘点废液暂存情况,避免废液超期存放(通常暂存时间不超过 3 个月),防止容器腐蚀泄漏或废液变质。

安全管理需贯穿始终:废液暂存区域需设置明显警示标识(如 “危险废物存放区”“禁止烟火”),配备消防器材(如干粉灭火器、灭火毯)与应急物资(如洗眼器、应急冲洗液);定期检查暂存容器密封性,若发现容器破损、泄漏,需立即转移至备用容器,对泄漏区域进行清洗消毒;操作人员需接受专项培训,熟悉废液特性、处理流程及应急处置方法,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安全事故。

综上,红外测油仪使用后废液的处理需围绕 “分类精准、预处理到位、处置合规” 展开,通过规范收集、科学预处理与合法处置,既避免环境污染,又保障操作安全,同时符合环保法规要求,为实验室绿色、安全运行提供基础支撑,助力环境监测与工业检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条: 水质自动监测微型站对安装环境的要求 下一条: 红外测油仪如何控制测量误差

点击排行

 
  • 水中的次氯酸钠对于水质COD的影响
  • 污水指标TOD、TOC、COD、BOD的了解
  • 悬浮物的排放标准
  • ph计的三次校准方法
  • 化学需氧量cod国家标准是多少?
  • 关于高锰酸盐指数超标的原因
  • 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
  •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量程及监测频次你了解多少?
  • 国家饮用水的电导率标准
  • 在线溶氧仪的空气校准说明
  •  

     

     
    安徽省合肥市创新产业园
    二期J2C座1903室
    400-617-8617
    181 5666 5555
    info@mdsah.com
    全国客服热线:
    400-617-8617
    关于迈德施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

    迈德施公众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2023 安徽迈德施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在线水质监测仪 水质检测仪器 水质测定仪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6173号-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