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磷酸盐测定仪通过磷酸盐与钼酸盐类显色试剂(如钼锑抗试剂、钒钼黄试剂)的络合反应,结合光学检测实现浓度分析,广泛应用于水质、土壤浸出液等场景的磷酸盐检测。检测过程中,试剂与磷酸盐反应生成的蓝色或黄色络合物易附着在反应池、管路内壁,长期积累会导致光路遮挡、试剂交叉污染,引发检测数据漂移。常规清洗需针对仪器核心模块,按 “日常维护 - 定期深度清洁 - 特殊处理” 的逻辑操作,确保无残留、无腐蚀,以下详细阐述具体方法。 一、日常检测后的基础清洁 日常清洁需在每次检测完成后立即开展,重点清除新鲜残留,避免污染物固化。首先,反应池与比色皿清洁:检测结束后,立即倒空反应池内的反应液,用无离子水冲洗反应池内壁 3-5 次(每次冲洗后充分沥干),若使用可拆卸比色皿,需将其取出,用无离子水浸泡 5 分钟后,用软毛刷轻轻刷洗内壁(避免划伤透光面),再用无尘布蘸取无水酒精擦拭外壁(去除水渍、指纹,防止影响透光),晾干后放回原位;若为集成式反应池,需通过仪器 “清洗模式”,让无离子水自动循环冲洗反应池与连接管路 2-3 次(每次循环 1-2 分钟),确保残留试剂完全排出。 其次,进样管路与试剂管路清洁:启动仪器的 “管路清洗” 功能,选择 “水样管路清洗”,让无离子水以设定流量(通常 5-10mL/min)流经进样管路、采样泵,持续 2 分钟,清除管路内残留的水样与未反应试剂;切换至 “试剂管路清洗”,用无离子水分别冲洗显色剂、缓冲液、还原剂对应的管路(每条管路冲洗 1.5 分钟),避免不同试剂交叉污染;清洗完成后,启动 “管路排空” 功能,排出管路内积水(防止低温结冰或微生物滋生),尤其在仪器闲置超过 24 小时时,需确保管路完全干燥。 此外,仪器外部清洁不可忽视:用湿布擦拭仪器主机外壳(避开接口、按键),去除表面灰尘、试剂溅落痕迹;清洁样品台与试剂摆放区,若有试剂滴落,需用蘸取无离子水的纸巾擦拭干净,再用干纸巾擦干,防止试剂残留腐蚀台面或渗入仪器内部。 二、定期深度清洗(每周 1 次) 定期清洗需针对长期积累的顽固残留(如络合物结垢、生物膜),每 7 天开展 1 次,确保模块性能稳定。首先,反应池深度清洁:倒空反应池后,配制 5%-10% 的稀硝酸溶液(或仪器专用反应池清洁剂),倒入反应池至容积的 2/3,浸泡 15-20 分钟(期间每隔 5 分钟轻轻晃动反应池,增强清洁效果),稀硝酸可溶解磷酸盐络合物残留的金属盐(如钼酸盐沉淀);浸泡后倒出清洁剂,用无离子水反复冲洗反应池至 pH 中性(用 pH 试纸检测冲洗液,pH 6-8 为合格),最后用氮气或压缩空气吹干反应池内壁(避免水渍残留形成水垢)。 其次,光学组件清洁:打开仪器光学检测单元的防护盖,用无尘布蘸取专用光学清洁剂(或稀释 10 倍的无水酒精),轻轻擦拭光源镜头、检测器镜头(仅擦拭表面灰尘与污渍,避免用力摩擦导致划痕);若镜头表面有顽固结垢(如黄褐色钼酸盐残留),需用棉签蘸取少量稀硝酸溶液(浓度≤5%)轻轻点擦,立即用无离子水棉签擦拭干净,再用干棉签吸干水分,确保光路通透无遮挡;清洁后关闭防护盖,启动仪器 “光路自检”,验证光强是否恢复至校准值的 90% 以上,若未达标需重复清洁。 最后,试剂泵与阀门清洁:拆卸试剂泵的泵管(记录安装方向,避免装反),用无离子水浸泡泵管 10 分钟,轻轻揉搓去除内壁附着的试剂残留,晾干后重新安装;检查进样阀、试剂切换阀的阀芯,若有白色结晶(试剂析出物),用棉签蘸取无离子水擦拭阀芯表面,再滴加 1-2 滴仪器专用润滑剂(增强密封性,防止磨损),确保阀门切换顺畅无卡滞。 三、特殊污染的针对性处理 当仪器出现检测值异常偏高、空白吸光度骤升时,需排查特殊污染并针对性处理。首先,生物膜污染处理:若水样含较多有机物(如污水、养殖水),长期检测后管路与反应池内壁易滋生生物膜(呈黏滑状),需配制 0.5% 的次氯酸钠溶液,通过 “管路循环” 功能让溶液流经进样管路、反应池,浸泡 30 分钟(次氯酸钠可氧化生物膜),浸泡后用无离子水彻底冲洗管路与反应池(至少 5 次),直至无氯味,最后用硫代硫酸钠溶液(0.1mol/L)冲洗 1 次,中和残留的次氯酸钠,避免其干扰后续显色反应。 其次,重度结垢处理:若反应池或管路内壁出现黄褐色、白色硬垢(长期未清洁导致络合物固化),需配制 10% 的柠檬酸溶液(或氨基磺酸溶液),倒入反应池浸泡 30-40 分钟(期间用软塑料刷轻轻刮除结垢边缘,加速溶解),对于管路内的结垢,需将柠檬酸溶液注入管路,静置 20 分钟后,用注射器反复推注溶液(增强冲刷力),溶解后用无离子水冲洗至中性;处理重度结垢后,需重新进行仪器校准,确保检测精度恢复。 此外,试剂交叉污染处理:若误将不同类型试剂(如钼锑抗试剂与钒钼黄试剂)混入管路,需立即用无离子水冲洗受污染管路 10 分钟,再用对应试剂的稀释液(1:100)冲洗 1 分钟(平衡管路内壁吸附性),最后用无离子水再次冲洗,避免不同试剂反应生成沉淀堵塞管路。 四、清洗注意事项 清洗过程需规避操作风险,防止仪器损坏或影响精度。首先,试剂选择与浓度控制:严禁使用强腐蚀性试剂(如浓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清洗反应池与光学组件,避免腐蚀材质(如聚四氟乙烯反应池、石英镜头);清洁剂浓度需严格按推荐值配制,过高易残留腐蚀部件,过低则清洁效果不足。其次,操作规范:清洁光学镜头时需断电操作,避免液体渗入电路;拆卸部件(如泵管、比色皿)时需轻拿轻放,记录安装位置与方向,防止装反导致功能失效;清洗后需确保所有部件完全干燥,再启动仪器,避免短路或试剂稀释。最后,记录与验证:每次清洗需记录清洗时间、模块、清洁剂类型,清洗后用空白样检测吸光度(空白吸光度需≤0.02Abs),用标准磷酸盐溶液(如 1mg/L)验证检测值偏差(偏差≤±5% 为合格),确保清洗效果达标。 综上,台式磷酸盐测定仪的常规清洗需结合污染物特性与模块材质,日常清洁防残留、定期清洗除结垢、特殊处理解难题。规范的清洗操作可延长仪器寿命,维持检测精度,为磷酸盐浓度分析提供稳定、可靠的数据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