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总氯测定仪是水质检测中精准测量总氯含量的常用设备,其标准化操作流程是确保检测结果可靠性的核心保障。操作人员需严格遵循规范步骤,避免因操作误差导致数据偏差。 一、操作前准备是流程的基础环节 首先需检查仪器状态,确认电源连接稳固,开机后显示屏无报错信息,预热 30 分钟待仪器进入稳定工作状态。同时核对试剂有效性,查看总氯检测试剂的保质期与储存条件,确保试剂未出现浑浊、沉淀或变色等变质现象。准备洁净的比色管与移液设备,使用前需用蒸馏水冲洗 3 次以上,避免残留物质干扰检测。此外,需穿戴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手套、护目镜及实验服,防止试剂接触皮肤或衣物。 二、样品处理与测定需严格遵循定量操作原则 用移液枪准确移取 10 毫升待测水样至比色管中,加入指定剂量的显色剂,立即盖紧管盖并颠倒摇匀,确保试剂与水样充分反应。根据试剂说明控制反应时间,通常需在 25℃±2℃环境下静置 10-15 分钟,避免温度波动影响显色效果。反应完成后,用无绒布擦拭比色管外壁,去除指纹与水珠,将其放入仪器比色槽内,确保管身垂直且标记线对齐卡槽。选择对应检测程序,仪器会自动进行光路校准与吸光度测量,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数据。 三、操作后处理需兼顾设备维护与安全规范 检测结束后,将比色管中的废液倒入专用处理容器,按危险化学品处理标准进行集中处置。比色管与移液枪头需用稀盐酸浸泡后再用蒸馏水冲洗,晾干后存放于洁净容器中。关闭仪器电源前,需确认设备已完成数据存储,长期不用时应拔掉电源插头并覆盖防尘罩。最后清理实验台面,将试剂放回指定冷藏柜,记录仪器使用状态与检测数据,确保整个操作流程可追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