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叶绿素检测仪电极是监测水体叶绿素含量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电极可能因多种因素出现故障,及时识别并处理这些问题是保障监测工作连续稳定的关键。 
读数漂移是常见故障之一,表现为检测值无规律波动或缓慢偏离真实值。这一现象多与电极表面污染相关,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有机物或矿物质会在电极敏感膜上形成沉积层,阻碍光线透射或信号传导。处理时需先断开仪器电源,将电极从检测池中取出,用软毛刷蘸取专用清洗液轻轻擦拭敏感区域,避免使用硬质工具划伤膜片。清洗后用蒸馏水冲洗,再浸泡于校准液中静置 15 分钟,重新校准后即可恢复正常。此外,温度剧烈变化也可能导致漂移,需检查检测环境是否稳定,必要时加装恒温装置。 响应迟缓通常体现为检测值更新滞后于实际水体变化。故障根源可能是电极内部电解液耗尽,此时需旋开电极后端的密封盖,补充专用电解液至指定刻度,确保内部腔体无气泡残留。若电极导线出现老化或接触不良,也会影响信号传输速度,应检查连接插头是否松动,导线表皮是否破损,必要时更换同规格导线组件。另外,长期未校准会导致电极灵敏度下降,建议按照说明书定期进行两点校准,使用新鲜配制的标准溶液确保校准精度。 无读数输出属于较严重的故障情况,首先应排查电路连接,确认电极与主机的信号线是否牢固插接,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设备要求。若电路正常,则可能是电极敏感元件损坏,需检查电极头部是否有物理破损或膜片脱落,此类损坏通常无法修复,需更换全新电极。部分情况下,电极长期干燥存放会导致膜片失效,可尝试将电极浸泡在活化液中 24 小时,若仍无响应则需更换备件。 日常维护对减少电极故障至关重要,建议每周进行一次表面清洁,每月更换一次电解液,每季度开展全面校准。存放时需将电极浸泡在专用保存液中,避免暴露在强光或高温环境中。通过规范的操作与维护,可显著延长电极使用寿命,确保在线叶绿素检测仪的长期稳定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