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溶解氧检测仪的工作原理
时间:2024-07-17 15:22:28   访客:107

溶解氧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可以清晰地分为几个部分进行介绍:

一、测量原理

溶解氧检测仪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电化学法,具体通过测量水中溶解氧的电化学性质来确定其含量。常用的电化学方法包括极谱法和荧光法。

极谱法:

极谱法主要利用滴汞电极或薄膜电极。

当电极被加上一定的电压时,电极上的汞滴或薄膜会与电解质中的溶解氧发生反应,产生与氧浓度成正比的电流。

通过测量这个电流的大小,就可以计算出溶解氧的含量。

荧光法:

荧光法则是基于荧光猝灭的原理。

当荧光物质被加入到含有溶解氧的电解质中时,荧光物质会与氧气分子结合,从而降低荧光的强度。

这种荧光的强度与溶解氧的含量成反比,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荧光的强度来计算溶解氧的含量。

二、传感器结构

溶解氧检测仪的传感器部分通常由金电极(阴极)和银电极(阳极)及氯化钾或氢氧化钾电解液组成。氧通过膜扩散进入电解液与金电极和银电极构成测量回路。

三、测量过程

当给溶解氧分析仪电极加上0.6~0.8V的极化电压时,氧通过膜扩散,阴极释放电子,阳极接受电子,产生电流。

根据法拉第定律,流过溶解氧分析仪电极的电流和氧分压成正比,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电流和氧浓度之间呈线性关系。

四、影响因素

温度:由于温度变化,膜的扩散系数和氧的溶解度都将发生变化,常采用热敏电阻来消除温度的影响。

压力:大气压力越高,水溶解氧的能力就越大。

水中溶解的盐类:也会影响氧的溶解度。

五、表示方法

溶解氧含量有3种不同的表示方法:氧分压(mmHg百分)、饱和度(%)、氧浓度(mg/L或10^-6)。

六、应用领域

溶解氧检测仪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水产养殖、环保监测、化工等领域,为这些领域的水质监测和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溶解氧检测仪通过电化学方法测量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具有高精度、快速响应和易于操作等特点,是水质监测和控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返回 

© Copyright 2022 迈德施科技 版权所有

首页

关于迈德施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