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悬浮物的作用
时间:2023-03-09 17:06:37   访客:1024

水中的悬浮物是指粒径在1-10mm以上,肉眼可见的颗粒。这些颗粒主要由淤泥、粘土、藻类、细菌、病毒和高分子有机物组成。它们常常悬浮在水流中,水的浑浊也是由这类物质造成的。
水中悬浮物起着双重生态作用:
1、有益效果:水生生物尸体或其代谢产物形成的有机碎屑(腐烂物),是水生动物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悬浮物的多少往往决定着浮游动物的产量,沉积在水底的腐烂物是摇蚊幼虫、水蚯蚓等底栖动物的主要食物。腐殖质经细菌分解后,可增加水中氮、磷等生物物质的浓度,从而促进浮游植物的繁殖。因此,在其他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有机悬浮物可以促进水体生产力的提高。
2、不利影响:无机悬浮物的存在或有机悬浮物过多,都会起到不利的生态作用。
(1)水中悬浮物过多,会使水体透明度急剧下降,抑制水草的光合作用,使溶氧状况恶化。
(2)悬浮物直接与浮游生物摩擦,对后者造成一定程度的机械损伤;在流动的水中,沉积物等无机悬浮物也会影响并刮走附着的生物。
(3)水中悬浮物过多,易堵塞滤食动物的滤食器官,使营养状况恶化。因此,浊度通常会减少浮游动物的数量。
(4)水中的悬浮颗粒对鱼类也有影响。直径从几微米到2-3厘米的无机颗粒直接影响鱼类。生活在浑水中的铲鼻鲟和鳗鱼较小的眼睛是为了减少被水中悬浮物损坏的可能性而做出的适应。大量的悬浮物也会阻碍鱼类和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呼吸。对于生活在浑水里的鱼来说,皮肤分泌的粘液能迅速沉降悬浮颗粒。这种适应使鱼在浑浊的水中似乎也能保持清水覆盖。但是如果水中的悬浮物超过一定限度,鱼类仍然会因鳃部堵塞而大量死亡。
(5) 粗大悬浮颗粒,特别是泥沙易沉降,当大量悬浮物沉降到水底时,可以掩埋底栖动物,造成大量死亡。
(6) 改变生物组成。我国黄河干流不缺氮、磷等营养物质,溶氧、酸碱度等主要水质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沙量过高。

返回 

© Copyright 2022 迈德施科技 版权所有

首页

关于迈德施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