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溶解氧快速测定仪通过特定试剂与溶解氧反应实现浓度检测,零氧校准是消除仪器基线漂移、确保检测下限准确性的关键步骤。校准需遵循 “准备 - 制液 - 校准 - 验证” 的标准化流程,严格控制零氧溶液纯度、反应条件与操作细节,确保校准结果可靠,为后续水样检测提供精准基准。 一、校准前准备:保障基础条件合规 校准前需做好设备、试剂与环境的准备工作,避免初始因素干扰校准结果。首先,设备状态检查:确认测定仪电量充足(若为充电式,需提前充满电;若为电池供电,更换新电池),开机后进入 “校准模式”,观察显示屏是否正常显示,按键响应是否灵敏,无花屏、卡顿或报错现象;检查仪器检测池(或比色管插槽)是否洁净,用无尘软布蘸取去离子水擦拭内壁,去除残留的试剂结晶或灰尘,确保检测区域无杂质;若仪器配备温度补偿功能,确认温度传感器工作正常(可通过触摸传感器感受是否能正常感知环境温度),避免温度偏差影响校准。其次,试剂与工具准备:准备专用零氧试剂(通常为亚硫酸钠 - 钴盐混合试剂,需在有效期内,包装无破损、无吸潮结块)、电阻率≥18.2MΩ・cm 的超纯水(用于配制零氧溶液,现取现用,避免储存过程中溶解空气中氧气);准备洁净的专用校准瓶(带密封盖,容积与仪器检测池适配,提前用超纯水润洗 3 次)、移液器(已校准,确保移液精度,量程匹配零氧试剂添加量)、无尘软布(用于擦拭校准瓶外壁)、计时器(用于控制零氧溶液反应时间);若零氧试剂为粉末状,需准备干净的玻璃棒(用于搅拌溶解),避免使用金属材质工具(防止金属离子干扰试剂反应)。第三,环境条件控制:选择室温(20-25℃,波动≤±1℃)、无强光直射、无风的操作环境,避免温度剧烈变化导致零氧溶液中氧气溶解度波动;校准区域需远离通风口、门窗等空气流动较强的位置,防止空气中氧气大量溶入零氧溶液,影响校准基准;若环境湿度较高(>70%),需在操作台面铺设干燥吸水纸,避免校准瓶外壁结露影响仪器光学检测(若为光学原理的试剂法仪器)。 二、零氧溶液制备:确保溶液无溶解氧 零氧溶液的纯度直接决定校准精度,需严格按比例配制并确保充分反应。首先,超纯水准备:量取规定体积(通常为 20-50mL,需与仪器校准要求匹配)的超纯水倒入专用校准瓶中,盖紧密封盖后轻轻振荡 30 秒,再静置 5 分钟,让水中溶解的氧气初步释放;随后打开密封盖,用移液器向水中缓慢通入高纯氮气(纯度≥99.999%,若条件允许),通气时间控制在 2-3 分钟,通气速率以水面轻微波动为宜,避免剧烈通气导致溶液飞溅,进一步去除水中残留氧气;若无法通入氮气,可延长超纯水静置时间至 10 分钟,确保水中溶解氧含量降至极低水平。其次,零氧试剂添加:按仪器说明书要求的比例(如每 50mL 超纯水添加 0.5g 零氧粉末试剂,或 1mL 零氧液体试剂),用移液器精准移取零氧试剂加入超纯水中;若为粉末试剂,用玻璃棒轻轻搅拌溶液,搅拌速度以不产生气泡为宜,直至试剂完全溶解(无肉眼可见颗粒),避免搅拌过快导致空气溶入;若为液体试剂,加入后轻轻颠倒校准瓶 3-5 次,确保试剂与超纯水充分混合,颠倒过程中避免用力过猛产生气泡。第三,零氧反应静置:盖紧校准瓶密封盖,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下避光静置,严格按说明书控制反应时间(通常为 10-15 分钟),让零氧试剂与水中残留的氧气充分反应,生成稳定的无氧体系;静置期间不可晃动校准瓶,也不可打开密封盖,防止空气中氧气重新溶入;若环境温度低于 20℃,需适当延长静置时间(每降低 5℃延长 5 分钟),确保反应完全。 三、校准流程执行:精准完成零氧基准设定 校准操作需严格按仪器程序执行,确保零氧信号稳定采集与基准保存。首先,校准瓶准备:静置结束后,取出校准瓶,用无尘软布擦拭外壁,去除表面的水渍或指纹(若仪器为光学检测原理,避免影响光信号传输);打开密封盖,观察零氧溶液是否澄清透明,无气泡、浑浊或沉淀,若出现异常,需重新制备零氧溶液,不可继续使用。其次,样品添加与仪器操作:按仪器要求将零氧溶液转移至检测池(或直接将校准瓶与仪器检测接口连接,若为一体化设计),转移过程需缓慢倾倒,避免产生气泡;若检测池有液位刻度线,需确保溶液液位达到刻度线(保证检测光路完全浸没),液位不足时需补充新制备的零氧溶液;操作测定仪进入 “零氧校准” 子菜单,按提示选择 “开始校准”,仪器将自动采集零氧溶液的信号(如吸光度、电极响应值),并实时显示校准进度。第三,信号稳定与基准保存:校准过程中,观察仪器显示屏上的信号值变化,当信号值连续 30 秒无波动(或波动范围≤±0.01mg/L)时,说明零氧信号已稳定;此时仪器将自动计算零氧基准值,或提示用户确认 “是否保存校准结果”,按 “确认” 键保存基准值,完成零氧校准;若仪器提示 “校准失败”,需排查零氧溶液是否制备合格、检测池是否洁净、仪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排除问题后重新进行校准。 四、校准后验证:确保校准结果可靠 校准完成后需通过验证步骤,确认零氧基准设定准确,避免校准偏差影响后续检测。首先,重复校准验证:按上述流程重新制备一份零氧溶液,再次执行零氧校准操作,记录两次校准的零氧基准值;两次基准值的相对偏差需≤±2%,若偏差超出范围,需检查零氧试剂是否变质、超纯水是否合格、操作步骤是否规范,排除问题后进行第三次校准,直至两次校准偏差符合要求。其次,空白测试验证:将校准后的测定仪切换至 “样品检测” 模式,用超纯水作为空白样品,按正常检测流程操作,测定空白样品的溶解氧浓度;空白值应≤0.05mg/L(若仪器检测下限为 0.01mg/L,空白值需≤0.01mg/L),若空白值偏高,说明零氧校准未完全消除基线漂移,需重新进行校准。第三,仪器状态恢复:校准验证合格后,清空仪器检测池内的零氧溶液,用去离子水冲洗检测池 3 次,去除残留的零氧试剂;关闭仪器 “校准模式”,切换至 “正常检测模式”,准备进行实际水样检测;若校准后短期内不使用仪器,需关机并妥善存放,避免仪器受环境因素影响导致基准漂移。 通过以上标准化操作步骤,可规范完成便携式溶解氧快速测定仪的零氧校准,确保仪器具备精准的零氧基准,为后续溶解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关键保障。校准过程中需严格遵循仪器说明书要求,注重细节控制,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校准失败或基准偏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