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5666-5555



数字蓝绿藻传感器的清洁流程

时间:2025-08-19 16:11:42   访客:6

数字蓝绿藻传感器的清洁流程需以保护光学系统与生物识别元件为核心,通过分步骤的精细化操作去除附着污染物,同时避免损伤敏感部件,确保传感器对蓝绿藻叶绿素 a 的检测精度。清洁过程需结合其检测原理(多基于荧光法),针对性处理光学窗口与采样通道的污染问题。

一、清洁前的准备工作需搭建安全操作框架

需准备专用工具,包括超细纤维清洁布、软质尼龙毛刷(刷头直径不超过 3mm)、中性无磷清洁剂(pH 值 6-8)及去离子水,所有工具需经去离子水冲洗并干燥,避免引入外源污染物。操作前需断开传感器与主机的连接,关闭供电电源,若为浸入式安装,需缓慢取出传感器并放置在防滑工作台上,台面铺垫洁净的硅胶垫防止碰撞损伤。同时需查阅设备说明书,确认清洁禁忌(如禁止使用的试剂类型、最大耐受温度),根据传感器型号调整清洁方式,避免因结构差异导致操作失误。

二、表面初步清洁旨在去除松散附着物

用软质毛刷以顺时针方向轻扫传感器外壳及光学窗口周边,清除藻类、泥沙等固态颗粒物,刷头与表面接触压力需控制在 50g 以内,防止划伤光学镀膜。对于可拆卸的保护罩或滤网,需按规程取下单独清洁,用去离子水冲洗滤网孔隙,确保水流方向与正常采样方向相反,以便冲出截留的微小生物。若外壳表面存在水印或盐渍,可用蘸有去离子水的超细纤维布以按压方式吸干,禁止横向擦拭,避免污渍扩散至光学区域。

三、光学窗口的精细清洁是流程核心

需使用专用光学清洁液(含乙醇 50% 的混合溶液),将清洁布裁剪成 5cm 见方的小块,蘸取少量清洁液后沿顺时针方向以螺旋轨迹擦拭窗口表面,每块布仅使用一次,防止二次污染。若窗口存在生物膜或有机残留物,可先将清洁液喷洒在窗口上静置 30 秒(不可超过 1 分钟),待附着物软化后再进行擦拭。对于荧光检测通道的激发光与接收光窗口,需分别清洁,避免交叉污染,清洁后需在自然光下检查窗口是否存在划痕或残留污渍,确保透光率不受影响。

四、采样通道与流通池的清洁需兼顾通畅性与材质保护

对于内置流通式结构,需用去离子水以 0.2MPa 压力反向冲洗通道,持续 1 分钟,直至流出液无可见杂质。若通道内存在藻类堆积,可配置 0.5% 的次氯酸钠溶液,通过 syringe 缓慢注入通道并浸泡 5 分钟,利用氧化性分解有机污染物,浸泡后需用去离子水冲洗至少 5 次,确保无残留消毒剂,防止腐蚀通道内壁。对于非流通式传感器的检测腔,需用软质棉签蘸取清洁液轻轻擦拭内壁,棉签头部需剪去尖端,避免戳伤腔体内的敏感元件。

五、特殊污渍处理需采用针对性方案

当光学窗口附着矿物盐结晶时,可用 1% 的柠檬酸溶液浸湿清洁布,以环形轨迹轻柔擦拭,溶解结晶后立即用去离子水冲洗,防止酸液腐蚀镀膜。若存在油脂类污染物,需更换含表面活性剂的专用清洁剂,通过乳化作用去除油污,清洁后需额外用纯乙醇擦拭一次,消除表面活性剂残留。处理过程中需避免任何液体渗入传感器的电路接口,若不慎接触,需立即用压缩空气吹干并静置 30 分钟后再通电。

六、冲洗与干燥步骤需保障无残留

所有清洁操作完成后,需用大量去离子水(电阻率≥18.2MΩ・cm)冲洗传感器整体,水流需呈散射状,避免直接冲击光学窗口。冲洗后用洁净的氮气(露点≤-40℃)以低流量(0.1MPa)吹扫表面及缝隙,重点吹扫光学窗口与接口部位,确保无水滴残留。若无可燃气体源,可将传感器置于阴凉通风处自然晾干,晾干时间不少于 2 小时,禁止使用加热设备或阳光直射加速干燥,防止热应力导致部件变形。

七、清洁后的检查与记录需形成闭环管理

需通过专用照度计检测光学窗口的透光率,确保与清洁前的基准值偏差不超过 5%。检查传感器外壳有无划痕、接口是否完好,流通通道是否通畅无堵塞。确认无误后重新连接设备,进行空白校准验证,确保检测值处于正常基线范围。最后记录清洁日期、使用的清洁剂类型、处理时长及检查结果,归入设备维护档案,为下次清洁周期提供参考依据。清洁频率需根据使用环境调整,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建议每周一次,常规水体可每两周一次,确保传感器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流程,可有效去除数字蓝绿藻传感器的各类污染物,维持其对蓝绿藻浓度检测的灵敏度与稳定性,同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为水体富营养化监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上一条: 台式重金属锌测定仪检测值异常偏低的原因 下一条: 已经是最后一条了

点击排行

 
  • 水中的次氯酸钠对于水质COD的影响
  • 污水指标TOD、TOC、COD、BOD的了解
  • 悬浮物的排放标准
  • ph计的三次校准方法
  • 化学需氧量cod国家标准是多少?
  • 关于高锰酸盐指数超标的原因
  • 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
  •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量程及监测频次你了解多少?
  • 国家饮用水的电导率标准
  • 在线溶氧仪的空气校准说明
  •  

     

     
    安徽省合肥市创新产业园
    二期J2C座1903室
    400-617-8617
    181 5666 5555
    info@mdsah.com
    全国客服热线:
    400-617-8617
    关于迈德施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

    迈德施公众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2023 安徽迈德施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在线水质监测仪 水质检测仪器 水质测定仪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6173号-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