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氨氮检测仪电极的损伤会通过外观特征、性能衰减及信号异常等多方面体现,这些表现直接影响检测数据的可靠性,需通过系统观察与测试及时识别,为维护或更换提供依据。 一、外观损伤具有直观可识别性 电极敏感膜是最易受损的部位,可能出现裂纹、破损或脱落,破损区域会暴露内部结构,导致水样直接接触电极芯,破坏选择性响应机制。膜表面若有划痕或凹坑,多因碰撞硬物或不当清洁所致,会干扰离子交换与信号传导。电极外壳可能因腐蚀出现孔洞、变形,尤其在高盐或酸性水体中,金属部件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表现为锈迹、镀层脱落,严重时导致外壳渗漏,内部电路进水。线缆与电极连接处若出现断裂、护套开裂,会使导线裸露,不仅影响信号传输,还可能引发短路。 二、性能衰减是损伤的核心表现 电极响应速度明显变慢,达到稳定信号的时间延长,无法及时跟踪水样中氨氮浓度的快速变化,动态监测误差增大。检测灵敏度下降,对低浓度氨氮溶液的响应信号减弱,甚至无法识别,导致检测下限升高,无法满足低浓度监测需求。选择性变差,对水样中干扰离子的耐受能力下降,在含有钾、钠、钙等离子的水体中,检测值出现明显偏高,与实际浓度偏差超出允许范围。校准过程中,电极无法达到标准溶液的理论响应值,校准曲线斜率偏离正常范围,即使多次校准也难以恢复。 三、信号异常是损伤的直接反映 检测信号出现剧烈漂移,无规律波动,即使在恒温、恒浓度的标准溶液中,信号值也持续变化,无法稳定。零点漂移严重,在纯水中的基线信号偏离初始设定值,且无法通过调零校正,导致低浓度测量时误差过大。信号值固定不变或显示溢出,无论水样浓度如何变化,电极输出信号始终维持在某一数值,或超出仪器量程上限,表明电极内部电路可能已损坏。信号噪声显著增大,输出曲线呈现杂乱波动,有效信号被掩盖,降低数据的可信度。 四、功能故障体现损伤的严重性 温度补偿功能失效,在不同水温条件下,检测值偏差显著,且无法通过仪器自带的补偿算法修正,表明温度传感器或相关电路受损。与主机的通信中断,电极无法将信号传输至主机,或传输信号断断续续,可能是线缆接口损坏或内部引线断裂所致。流通式电极的流通孔堵塞,水样无法正常通过,导致检测中断,多因杂质堆积或结构变形引发。电解液泄漏,电极底部或接口处出现液体渗出,伴随刺激性气味,说明密封结构已损坏,电解液流失会直接导致电极失效。 五、损伤引发的连锁反应不可忽视 受损电极会导致检测数据失真,可能误判水质状况,如将超标水样判定为达标,或反之,影响环境管理决策。长期带病运行会加剧电极损耗,轻微损伤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故障,如敏感膜彻底脱落、电路短路烧毁等,增加维护成本。此外,电解液泄漏可能污染水样或腐蚀检测仪其他部件,造成二次损坏,扩大故障影响范围。 六、不同损伤类型的表现具有特异性 物理损伤多体现为外观变形、部件脱落;化学腐蚀表现为外壳锈蚀、膜材料溶解;电化学损伤可能导致电极芯极化、信号紊乱;而机械磨损则使敏感膜厚度不均、响应不一致。通过识别这些特异性表现,可初步判断损伤原因,为针对性修复提供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