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测定仪在水质监测、环境评估等领域应用广泛,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相关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若清洁保养不当,仪器可能会出现多方面的问题,影响正常工作与数据质量。 一、测量结果失准 清洁保养不到位,仪器内部易积累污垢、杂质。这些污染物会干扰光路系统,改变光的传播路径和强度,使仪器接收到的光信号出现偏差,进而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同时,在化学反应池等关键部位,残留的化学物质可能发生不必要的反应,生成干扰物质,影响氨氮与试剂的正常反应,使得最终测得的氨氮浓度与实际值不符,无法为水质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二、仪器性能下降 长期缺乏清洁保养,氨氮测定仪的部件会逐渐老化、磨损。例如,比色皿表面若附着污渍,会降低其透光性,影响对溶液颜色的准确判断;泵管内若有杂质堆积,会导致溶液输送不畅,流量不稳定,使反应体系不稳定,影响仪器整体性能。此外,电路板上积累灰尘可能引发短路、漏电等安全隐患,降低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缩短其使用寿命。 三、仪器故障频发 保养不善会使仪器内部环境恶化,增加故障发生的概率。光学系统中的透镜、滤光片等部件若被灰尘、油污污染,会影响光的聚焦和分光效果,导致仪器无法正常显示测量结果或出现错误提示。机械部件如阀门、活塞等,若因缺乏润滑和清洁而出现卡滞、磨损,会使仪器操作不顺畅,甚至无法完成正常的测量流程。 四、响应时间变长 清洁保养不当会导致仪器内部通道堵塞或部件运转不畅,从而使仪器的响应时间变长。在测量过程中,溶液的输送、反应以及信号的传输等环节都可能受到影响。例如,进样管道堵塞会使样品进入反应池的时间延长,反应后的溶液传输到检测器的时间也会增加,导致整个测量过程耗时更久,降低工作效率,无法满足实时监测等对时间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五、交叉污染风险增加 若仪器清洁不彻底,不同样品之间的残留物质可能会相互污染。在连续测量多个样品时,前一个样品中的氨氮或其他成分可能残留在仪器的比色皿、管道等部位,与后一个样品发生反应,导致后一个样品的测量结果偏高或偏低,出现交叉污染现象。这不仅会影响单个样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还可能导致对整个批次样品评价的错误,给水质监测等工作带来严重后果。
|